狠抓“一个关键”,加强组织领导。县妇联主动作为,推动县上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县教育局局长、县妇联主席为副组长,县财政局、民政局、关工委等单位领导为成员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合水县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实施方案》,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各乡镇也结合各自情况,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和组织机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了任务,靠实了责任。
强化“两项建设”,夯实工作基础。一是加强阵地建设?;蚴∈懈玖∽式?3.4万元,建起了全县14所留守儿童之家,落实了40平方米以上的专用教室,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配备电脑、电视、DVD、电子钢琴、乒乓球、羽毛球、象棋、书籍等硬件设施和文体器材,开通了亲情电话,视频聊天等功能。同时,我们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以店子乡中心小学留守儿童之家为依托,整合社会资源筹资13万元建成了全县第一所“村青少年宫”,设置百艺苑、音乐坊、棋艺馆、汉学堂等7个活动室(堂、馆)。购置了乐器、天文望远镜、地球仪、乒乓球案、舞蹈服、书柜等教学设备和娱乐器材,并着力打造其特色工作品牌,将创新工作理念制成专题栏目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在全县进行推广,成为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创新工作的典范。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创建和管理工作,推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全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县妇联严格按照省市的要求将《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运行管理办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实施方案》、《关爱留守儿童“十个一”教育管理办法》及相关的11项制度一并完善,装框上墙,同时,制定了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代理家长关爱活动、主题班会、心理咨询、亲情电话、视频聊天记录等,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成长情况、学习情况,监护人地址、联系电话等情况作了详细的登记,力求做到规范化管理。同时要求每个留守儿童之家授课教师都要备授课教案、家长培训教案、调查问卷和留守儿童的成绩单等资料,集中反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方方面面。
开展“三大活动”,形成关爱合力。一是开展关爱宣传活动。为了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县妇联坚持主题宣传、成果宣传、典型宣传并举,媒体宣传、文艺宣传、流动宣传并重,新闻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并进,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留守儿童关爱宣传。在县电视台、乐蟠广场LED电子显示屏上开辟了宣传阵地,定时不定时的滚动播放关爱留守儿童宣传标语,并向全社会发出了《关爱留守儿童 争当爱心妈妈》倡议书、《致爱心妈妈的一封信》等,激励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二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动员“巾帼文明岗”、妇女干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及学校教职工担任留守儿童 “代理家长”,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形式,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有效弥补了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促进了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连续三年“六一”期间,组织全县34个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了结对帮扶慰问“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活动,落实帮扶物资11万元,配备了硬件设施和文化娱乐器材,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县留守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困难问题,彻底改善了活动条件。三是开展关爱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优势,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我与中国梦”演讲赛、讲述“雷锋的故事”、“周恩来爷爷的故事”,传唱童谣,“知恩报恩感恩”主题熏陶等活动,进一步培养留守儿童乐于助人的奉献心、自强不息的进取心、孝老爱亲的感恩心。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开展 “大手拉小手,关爱传永久”活动,与留守儿童一起游戏,谈心,交朋友,辅导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动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和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开展“写一封信、见一次面、谈一次心、送一本书、搞一次联谊”的“五个一”活动,消除了留守儿童的自我封闭意识。举办“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等,进一步增强了留守儿童独立自主能力。组建体育、书法、音乐、舞蹈等兴趣小组,举行“我成长、我快乐”文艺晚会、才艺大比拼、趣味运动会等课外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定期举办监护人培训班、主题班会和亲情聚会,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