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经济基础较薄弱,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出现了大量缺少父母关爱和教育的留守儿童20979万人,武山县妇联为了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着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 〕闪⒘斓甲橹?,完善关爱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实施方案,在全县15个乡镇选择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九年制学校、中心小学及个别乡村学校,确立建设留守儿童之家各一所。召开了全县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并层层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职责,为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15个乡镇分别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有关事宜,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乡镇妇联主席和学校负责人担任?! ∠晗该捉ǖ担龅焦芾砉娣?。县妇联依托自身基层网络优势,在全县各乡镇对留守家属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摸底,对留守儿童进行摸底登记,对各村0—16岁、父母双方均在外务工的20979名留守儿童(其中,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7284名)建立档案。妇联组织各学校结合各自实际,制订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80﹪以上的学校已建立了留守儿童工作档案,为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材料?! √峁┓衿教ǎ⑽屡?。在留守儿童达到20人的村,依托本村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制定了工作计划,并配备了桌椅以及适合儿童的图书、文体用品、亲情电话等。2010年,县妇联在全县建立了19所省级标准化留守儿童之家,2012年建立了3所,为每所留守儿童之家捐赠了价值2万元的学习用品。从近期督促检查的情况看,各项目学校都能够高度重视,4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和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已全部落实,部分学校分设了三到四个活动室。每个活动室都配齐30张以上的课桌和60把以上的凳子,图书室已基本建立,图书类别也比较广泛,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 》⒒痈玖澳?,开展慰问帮扶。县妇联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为留守儿童招募“爱心妈妈”,发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对留守儿童进行服务管理,切实为农村留守儿童解决亲情缺失、家庭缺乏、监护不力等实际问题。在节假日,开展留守儿童慰问活动,组织假期实践活动;经常性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见面活动,开展各类交通安全、人身安全、法律知识普及活动,提高留守儿童自我?;つ芰ΑD壳埃逊⒄埂敖磬驹刚叨游椤?223余名,实现成功亲情结对,让孩子们切实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积极实施项目,传递各界爱心。县妇联组织各级妇联组织实施“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发放时“爱心营养包”时,把留守儿童放在首位,向监护人说明项目来源,嘱咐监护人把全国妇联、卫生部和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爱心工程传递给留守儿童,并要求监护人按规定服用。自2012年我县被列为全国“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项目县以来,共发放营养包700箱、70000盒,全县受益面覆盖至15个乡镇的1.17万多名婴幼儿,其中留守儿童均受益?! ⊥晟苹∩枋涫到淌Χ游?。每个活动室都配齐30张以上的课桌和60把以上的凳子,图书室已基本建立,图书类别也比较广泛,为留守儿童开展活动提供了保证。学校都已确定了1—2名教师兼任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和生活需求,积极搭建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平台。妇联组织积极发动教育、卫生、共青团等单位的爱心人士以及“五老队伍”、“爱心妈妈”及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目前报名参加的已上百人,通过资格审查,对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80人已纳入到志愿者队伍,为各种爱心帮扶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强化舆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武山县妇联利用电视台、报纸等有效媒体形式,做好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工作,注重宣传,营造声势,适时报道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现状,将媒体视角锁定在留守儿童,大张旗鼓地宣传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关爱行动,呼吁广大的热心人士在留守儿童成长的道路上播撒更多的真情和爱心,在全县营造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