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着眼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举全力促进妇女儿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市各级妇儿工委及成员单位认真履行职责,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各项任务,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工作成效进一步显现。经过努力,妇女发展规划56项监测指标中,10项提前达标,43项预期可达标,3项正在推进中;儿童发展规划34项监测指标中,12项提前达标,22项预期可达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基本目标,顺利通过了甘肃省政府妇女儿童两规划中期评估。(一)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笆濉笔逼?,全市紧紧围绕妇女儿童健康这个关键,持续加大公共卫生资金投入力度,五年累计投入8530万元,用于市县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病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深入推进重大妇幼卫生公共项目,为96222名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出生缺陷;为273335名农村妇女免费开展乳腺癌和宫颈癌筛查,提高了“两癌”的早诊早治率;为86880名农村妇女发放住院分娩补助4387万元,有效改善了妇女儿童健康状况。两规划中,妇女儿童健康领域孕产妇死亡率、儿童疫苗接种率等9项指标提前实现2020年终期目标。
(二)妇女儿童受教育程度全面提高。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优质发展,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普通高校在校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分别达到43.78%、43.81%、57.35%,性别结构不断趋于平衡。高等教育入学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等4项指标均提前实现2020年终期目标。落实学前教育免保教费政策,对古浪、天祝两个贫困县建档立卡在园幼儿生均再增加1000元补助。同时,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普通高中学生和进入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学生按标准免除了学杂费和书本费。
(三)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半边天”作用更加显著。拓展妇女就业创业渠道,强化就业服务培训,就业创业规模持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五年期间累计发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54.17亿元,扶持6.69万名城乡妇女创业致富。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安排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企事业单位实现就业;开展春风行动用工招聘活动,参与人数达到4.2万人(次),提供就业岗位1.9万个。引导扶持青年女性创新创业,施展才华,一大批女大学生、务工返乡女青年、农村创业女能人成为优秀女电商。从业人员中,女性比重达45.4%;女性非农就业人数占全部非农就业人数的27.2%,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吸纳女性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广大妇女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自强不息、主动作为,彰显了新时代巾帼风采。拓展各界妇女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渠道途径,市、县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女性比例稳步提升。2016年换届,县区政府班子均按要求配备了女干部;村委会配备比例达到100%;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达到61.5%。妇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贡献日益增大,实现了自身新发展。
(四)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把促进男女平等和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全社会的性别平等、儿童优先意识不断提升,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风尚日趋浓厚。扎实有效开展清理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专项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埂胺山T啊被疃?,提升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意识??埂吧ɑ拼蚍恰?、打拐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作传播淫秽物品、拐卖妇女儿童、性侵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创建文明家庭、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营造家庭和睦、邻里和善、社区和美、社会和谐的新气象。
(五)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和贫困状况得到改善。妇女参加生育保险、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不断增加。重特大疾病救助病种由7种扩大到50种,救助范围覆盖全市城乡困难群众。实施贫困“两癌”妇女救助项目,为290名妇女每人实施救助1万元。举办7期农村“两癌”贫困妇女创业技能和康复能力培训班,培训妇女410名。市委、市政府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共有儿童福利机构4个,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1个,农村留守和困境儿童、流浪未成年人得到了更多关爱和?;?。在新一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中,确保农村妇女“证上有名、名下有权”,依法?;て渫恋厝ㄒ娌皇芮趾Α?/span>
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全市妇女儿童事业取得了新的成就,广大妇女自强不息、奋发向上,赢得了更多尊重和平等权利,奏响了一曲曲壮丽的巾帼凯歌;广大少年儿童在党的阳光哺育下,朝气蓬勃,茁壮成长。
总结五年来全市妇女儿童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坚持党的领导、强化政府职能,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执法力度,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加大资金投入、提供经费保障,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靠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解决民生需求,破解发展难题,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强化舆论宣传、创造良好环境,是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