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指出的“加强生态环境?;ぁ闭庖恢魈?,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张兴芳会同市妇联主席康金莲、市农业农村局四级调研员马磊等一行深入三县一区部分乡镇、村组对“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实地查看,和县区、乡镇、村组负责人、部分妇女群众面对面交流探讨等方式,及时发现、研究并力争解决相关问题,以推动全市广大家庭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追求科学健康的生活。
五种新模式的探索
“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经过一段时间活动的开展,全市各级妇联在工作中探索出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初步总结出5种典型模式。
凉州区“一村一户模式”
典型代表:凉州区清水镇苏邓村“以评争创最美”模式。以“四化”(净化、序化、美化、文化)、“六美”(居室整洁美、庭院净化美、环境绿化美、外观协调美、家庭和谐美、书香氛围美)标准,组成由妇联执委、党员、巾帼志愿者和群众代表为主的“清洁家庭”评比工作小组,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室内室外卫生环境好的家庭张榜公示,进行“巾帼家美积分超市”积分兑换奖励,并向镇上推荐参加全镇“美丽庭院”“最美家庭”“清洁家庭”评选,由镇上授予荣誉牌,对评选后出现环境卫生反弹、违纪违法、不配合开展工作等行为的,予以调整,并收回荣誉牌。通过评比奖励和积分兑换,进一步激发了全村妇女主动参与建设美丽家园的内生动力,逐步形成“你追我赶兑积分,争先恐后创最美”的文明新风尚。
凉州区清水镇苏邓村八组王雪萍“勤劳绘就美好生活”模式。苏邓村八组妇女王雪萍,勤快、爱干净是全村出了名的,每天从日光温室棚里干活回来就忙着收拾屋里院外卫生,室内不仅要窗明几净、床铺整洁,所有的物品都摆放的整整齐齐,院里打扫的干干净净,还种上了花草和蔬菜,给家中增添了一丝绿意。王雪萍不仅自己爱干净,还要求家庭成员都要注意卫生,养成健康环保的生活习惯。在去年村上动员进行改厕工作时,她第一个积极响应,把旱厕改成了潜水泵冲水式厕所,还动员村里其他妇女也积极响应。她总说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我就越要把家里拾掇的干干净净,卫生干净了,庭院也美了,住着舒心敞亮。今年,王雪萍家还被清水镇评为“美丽庭院”示范户。
三项务实举措,助力清洁行动的天祝县“乡镇模式”
一是坚持统筹规划,确保宣传到位。将“巾帼共建 美丽家园”清洁行动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形成乡镇干部包抓村,驻村帮扶干部、村两委班子、村妇联执委具体包抓农户的联动机制。二是强化对标学习,明确工作思路。建立示范点,按季度组织妇联干部、妇女群众代表开展庭院、居室等环境卫生互评互比活动,使家庭和妇女看有样板、学有榜样、创有目标,从而带动清洁行动普遍展开,达到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目标。三是强化村训家风,提升文明意识。注重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把清洁行动与“巾帼家美积分超市”、寻找“最美家庭”、创建“美丽庭院”等品牌工作有机融合,大力开展弘扬良好家风活动,不断推动乡风社风持续好转,将清洁家园工作延伸到每家每户每个人的心中。
“搭车”超市的古浪县“社区模式”
典型代表:土门镇众兴社区妇联以“巾帼家美积分超市”为载体,将“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纳入超市积分项目,吸引更多妇女群众加入巾帼文明习惯宣传志愿服务队、巾帼环境卫生保洁志愿服务队、庭院环境监督队和清洁行动评审队,清洁行动的工作队伍进一步壮大。通过鼓励群众用文明习惯养成和家园清洁行为“赚取”超市积分,对表现突出的先进家庭进行积分奖励、物品兑换并张榜公示,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全面激发群众参加清洁行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妇女带头参与、家家户户争创“美丽庭院”的良好局面。
“巾帼共建 美丽家园”携手乡风文明建设的“民勤模式”
民勤县妇联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将“巾帼共建 美丽家园”清洁行动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有机融合,在“美丽庭院”创建过程中,要求既要注重环境美,又要注重精神美, 引导各家各户提炼总结家风家训,让优秀家训家规挂厅堂、上门楣,让墙壁会“说话”、庭院变“课堂”,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广大家庭树家风、传美德、积善行。同时,注重家风引领,把“家和人美”作为“美丽庭院”创建的核心,将“美丽庭院”评选与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相结合,广泛开展家风建设大讲堂、孝老爱亲道德大讲堂、最美家庭和最美女性寻找评选等活动,弘扬正能量,使美丽庭院的外化于形与文明素养的内化于心同步推进。
武威市“一村一示范模式”
武威市妇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制定《武威市“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实施方案》,计划在全市105个乡镇(街道)1169个村(社区)共创建示范点1023个,引领、联系、服务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与“文明习惯家家学”、“优良家风家家传”、“环境卫生家家评”、“美丽庭院家家创”活动,力争做到“居室净、厨房净、厕所净、禽舍净、院落净、门前净”,推动“巾帼共建·美丽家园”清洁行动取得长期的效果。